甲减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病情长期得不到控制,全身各个系统均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现在来了解一下甲减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01、甲减危象
甲减危象又叫黏液性水肿昏迷,是甲减最严重的并发症。即使及时治疗,死亡率也可达到 50%,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更高。多见于重症甲减患者,在感染、麻醉、镇静药等诱因下发生。
主要表现为神志丧失(从嗜睡到意识不清,逐渐进入昏迷)及低体温(一般在36℃以下)
患者可能存在皮肤干燥、淤青,牙龈出血,大便发黑或有血便;头发稀疏,嗓音嘶哑,肌腱反射迟缓,巨舌症,非凹陷性水肿、甲状腺肿等体格检查结果。
02、甲减并发贫血
临床上甲减是诱发贫血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素下降后,能部分影响铁吸收及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使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降低及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
甲减伴发贫血的情况在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等人群中比较多见。
通常伴发贫血后,患者会有畏寒、皮肤干燥、面色苍白、巨舌、健忘、肌痛、分娩后甲状腺肿大、反应迟钝、表情淡漠、便秘等等一系列危害反应。
没有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很容易合并甲减的其他并发症,导致患者健康不断恶化,严重的会引发黏液性水肿昏迷、休克和死亡等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发生。
03、甲减性心脏病
甲减性心脏病是由于甲状腺素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和外周血流量减少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心脏病。
符合以下述4条者,可诊断为甲减性心脏病:
(1)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标准。
(2)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的表现和心电图异常。
(3)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脏病。
(4)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有明显好转和恢复。
04、甲减性肌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骨骼肌疾病。据统计,约30%~80%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发生肌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异常及自身免疫等有关。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与甲减的程度和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轻者仅表现为全身乏力,重者可表现为明显的肌无力、运动后肌肉痉挛、肌肉疼痛和肌肉僵硬,称为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
05、甲减并发月经不调、不孕、流产
生育期女性甲减患者并发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不易怀孕、容易流产很常见。
(1)甲减导致黄体酮分泌不足,子宫内膜持续增生,导致月经出血过多和经期不规则。
(2)甲减可出现性欲减退和无排卵。
(3)妊娠期甲减自发性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当母亲怀孕时,胎儿在子宫内缺少甲状腺激素,胎儿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出现宫内发育停滞、流产、畸形。新生儿则表现为痴呆、聋哑、神经运动功能障碍。
06、甲减并发精神病
甲减时基础代谢率减低,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同时甲减时由于贫血及心肌受损心输出量减少,均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会出现懒言少语、精神抑郁、冷漠迟钝等抑郁症状。
特别是老年甲减患者更易出现少言寡语、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木僵、痴呆等症状。
07、甲减并发智力底下、呆小症
甲状腺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内分泌激素,如果小儿缺乏这种激素,可直接影响小儿脑组织和骨胳的发育;若在出生后到1岁以内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会造成终生智力低下及矮小呆小症(又称克汀病),就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先天性甲低。
表现为小儿代谢水平低下,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障碍,身体矮小四肢短促,行动迟缓,行走姿态如鸭步,牙齿发育不全,性发育迟缓,青春期延迟身;智力发育迟缓,神经反射迟钝,言语缓慢,发音不清,声音低哑,多睡多动,表情呆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会对孩子的一生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