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日趋增多,可算是高发的疾病之一了。在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总发病率为18.6%,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可能就有1个人,存在甲状腺结节的问题,作为人体中较大的分泌腺,甲状腺能帮助调控激素水平,对维系我们身体的健康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是均匀的,如果出现不均匀甚至鼓起来的情况,需引起警惕,可能是长结节了。
什么人容易长甲状腺结节?

①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
② 女性
③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
④ 经常接触电离辐射(如医学放射治疗)的人
⑤ 精神压力大的人以及自身免疫低下的人
甲状腺结节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甲状腺结节是由于甲状腺细胞异常局灶性生长而在甲状腺内形成的病变。
多数甲状腺结节起病隐匿,持续多年无症状,可于体检时或超声检查时发现甲状腺肿大。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症状,包括颈部紧绷、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急性疼痛性,颈部不对称性增大等。
怎么发现甲状腺结节?
由于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不会引发特别的临床症状,所以需要医生体检时触诊或辅助检查来发现。检查项目常包括:
①甲状腺功能5项:
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
②颈部超声:
俗称B超,无辐射、无损伤,性价比高,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可确定是否真的存在结节,以及准确判断结节的形态、大小、数目、囊实性、血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颈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超声报告单上常采用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对结节进行分级(1~6级),级别越高,表示恶性风险越大,4级及以上需引起高度注意。

③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术前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的“金标准”,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0%以上,优点是微创、出血少、恢复快,门诊即可进行操作检查。
④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
对于判断结节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向胸骨后延伸的情况有帮助,但价格贵。
⑤甲状腺核素显像:
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且伴有血清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的甲状腺结节应行甲状腺核素显像,判断结节是否有自主摄取功能,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意义不大。

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吗?
才能防范
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结节,不需要手术,只需要进行规范的随访,临床主要是鉴别结节的良、恶性。
在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人群中,总的恶变发生率约为5%-15%。需要到医院来做判断,必要时候可能需要细针穿刺活检。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相对简单、安全、可靠,局部麻醉下完成。
而且,是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比较准确的方法,良性的结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非常可疑或确定是恶性的结果可以指导手术决策。
做好这三件事,远离甲状腺结节!
才能防范
首先,要注意健康饮食。碘过多或者过少摄入,都有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从而会引起甲状腺结节。
然后,规律生活,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使用雌激素,戒烟戒酒。
最后,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也是预防甲状腺结节的一个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