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会定期会做体检,不少单位也把甲状腺彩超列为体检检查项目。然而,一测吓一跳,竟然患上了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很常见,女性多于男性,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 76%。我国甲状腺疾病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8岁以上的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0.43%,其中约5%-15%为恶性肿瘤。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查出结节不要慌!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上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团块,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表现。
👉🏻根据甲状腺的发病原因,可将甲状腺结节分为5类:
甲状腺炎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块、甲状腺囊性病变、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恶性肿瘤。
除了最后一种是恶性病变,其他4种多数都是良性病变。所以,体检发现结节,先不要慌,先详细看看彩超报告。
01
边界是否清晰:甲状腺癌一般不清晰
首先要看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清晰与否,是临床判断肿瘤性质非常关键的一项指标,大约80%以上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边界是不清或者欠清晰的,而大部分良性结节的边界都是清晰的,仅有15%左右边界不清的表现。
02
钙化:恶性结节一般有钙化
结节内部“微钙化”被认为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一个特征性表现,若同时合并边界不清,则高度提示恶性结节。“粗钙化”和“边缘钙化”大多是良性结节。需要注意微钙化不等于恶性结节,只是概率相对较高,确诊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过去的证据显示粗大钙化是良性结节的特征,细小钙化的结节恶性可能性大。但近年来,也有很多超声提示粗大钙化的结节最终被诊断为恶性。因此合并钙化的结节应密切关注。
03
形态:纵横比大于 1 要当心
良性结节是平行于皮肤生长的,也就是纵横比<1。如果是恶性的,结节与皮肤呈垂直刑天,在报告单上显示纵横比>1或者垂直生长,是典型的恶性结节特征。
如果纵横比大于1(站着长),提示结节竖立状生长,恶性可能性大,需要密切关注。
04
回声:恶性结节一般有低回声
主要分为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极低回声,大多数甲状腺癌偏低回声与极低回声,囊性一般偏向良性,但具体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诊断。
05
血流信号:恶性会有丰富的血液信号
超声检查时可以探测出甲状腺内的血流信号,用来判断甲状腺的血液供应情况。在彩超的图片上,血流信号是一些红色和蓝色的斑点。恶性结节生长迅速,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所以恶性结节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增多。
06
TIRADS分类:等级越高越危险
1级——阴性,超声显示腺体大小、回声可正常,无结节、囊肿或钙化;
2级——检查所见为良性,恶性肿瘤风险为0,均需要临床随访;
3级——80%可能为良性,恶性肿瘤风险<5%;
4级——恶性的可能比例为5%~85%;
(4A恶性可能5%~10%,4B恶性可能10%~50%,4C恶性可能50%~85%,恶性预测值仅供参考,需及时就医明确)
5级——提示癌的可能性很大,大于85%;
6级——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癌。
注:结节恶性的可能性仅代表概率问题,每个结节还需要个体化评估,由临床医生综合评估。
除了B超,通常还建议:验血,检测TSH水平。
当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也就是查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如T3、T4等。因为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不会出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但有部分患者会合并一些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甲亢或甲减。
所以,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必须查甲状腺功能,如促甲状腺激素明显升高,伴有T3、T4的下降,则说明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如促甲状腺激素明显降低,伴有T3、T4的升高,说明患者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就是常说的高功能腺瘤。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的诊断。
👉🏻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年龄、性别甚至心理状态等多重因素,从而确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并不是所有的结节都需要手术治疗,虽然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很高,但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病变,只有少部分为甲状腺癌。
对于良性结节,可采用超微创消融术进行治疗,不用开刀,这种治疗方法的伤口只有一个针孔那么大,术后贴上创口贴即可,患者恢复快,痛苦小,属于名副其实的“微创”。而对于恶性结节,通过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医生面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