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作为内分泌系统的疾病,除了对甲状腺功能造成损害外,还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
常见的会被累及的器官除了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外,还有肝脏系统。
据临床数据表明,甲亢患者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都会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情况,其中,甲亢常用药存在60%以上的肝损伤率。
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甲亢用药,其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几率比较高,发生肝损伤时需要患者联合使用护肝片进行治疗。
因此,甲亢肝损伤多见于甲亢病程长、年龄大而病情较重又长期未得到合理治疗的患者。
当身体出现以下4个症状,可能是甲亢肝损伤的表现,要尽早进行干预,
1、肝酶(转氨酶)水平升高。如果长期服用甲巯咪唑片可能会造成肝损伤,出现转氨酶上升的情况。
2、脂代谢出现异常,体内脂肪分解加快,导致肝内脂肪堆积,出现脂肪肝的情况
3、胆汁分泌增加或胆汁排泄障碍,进而导致胆汁淤积,出现胆汁淤积相关的肝功能异常。
4、严重的甲亢患者可能导致黄疸,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胆红素堆积所致。
4、肝功能衰竭:少数严重的甲亢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这种情况通常是由肝炎进展引起的。
以上4个症状,是甲亢肝损伤所表现出的症状,无论哪个症状出现,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尽早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早期进行干预。
甲亢患者生活中要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平时就要注重预防,预防甲亢肝损伤,谨记以下3点,
1、生活方式调整,改掉伤害甲状腺以及肝脏的行为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诱发因素,如:
调整饮食习惯:保持均衡的饮食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甲亢患者应选择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减少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
避免酒精摄入: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损伤作用,对于甲亢患者来说尤其需要避免饮酒或限制酒精摄入量,以减轻肝脏负担。
避免药物滥用:甲亢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谨慎,尽量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那些对肝脏有潜在损伤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镇痛药物等。
2、谨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随访
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片等常规用药需要按医嘱规范使用。
由于药物性肝损伤的几率比较高,甲亢患者应该在开始治疗前、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肝损伤。
一般来说,治疗开始后的前3个月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发期,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应特别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3、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例如:意大利超模态智能导航消融技术。
意大利超模态智能导航消融技术,主要运用意大利 ious超模态智能定位导航系统对消融术手术进行术前计划和术中引导。
全程采用可视化导航,立体成像,可清晰勾勒出病灶所在位置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同时对消融的位点、轴向及消融范围进行个性化、准确的方案设计。尤其对反复复发的难治性甲亢、对甲亢药物过敏患者、肝功能不全不耐受甲亢药物者、急于备孕的甲亢患者,消融治疗展现出其独特优势。

目前,多模态可视消融术已成为甲亢治疗领域的新的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患者们的关注,通过消融治疗不仅可以明显减轻甲亢症状,大多数患者可达到停药标准。